歷史成本是什么,歷史成本的含義是什么
編輯:嚴諾汐 | 發布時間:2024-06-22 04:12:42| 瀏覽:5536
歷史成本是什么
歷史成本是指某項產品或服務在本期及先前期間制造或提供所支出的費用。它可以是如材料成本,工人薪資,利息以及折舊和攤銷等,它可以用來估計未來節省的費用,因為現有的資源可以多次或再利用。它在財務報表中以推行費用或以負值的凈收入進行顯示,這樣可以顯示出現有產品的表現情況并且可以作為未來預算的參考。此外,歷史成本還可以用來確定某項服務的成本門檻,以及買家和賣家的談判價格。
拓展知識:歷史成本也有可能導致決策失誤。比如,管理層可能因為歷史的投入而不愿意放棄長期的項目,即使它們不再貢獻任何經濟價值。因此,很多公司會采取財務報表調整的方法來衡量投資項目的績效,評估投資是否仍有效使用。
歷史成本的計算公式
1、歷史成本,又稱為實際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項財產物資時所實際支付的現金或其他等價物。在歷史成本計量下,資產按照其購置時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或者按照購置資產時所付出的對價的公允價值計量。負債按照其因承擔現時義務而實際收到的款項或者資產的金額,或者承擔現時義務的合同金額,或者按照日常活動中為償。
2、歷史成本原則是指指企業的各種資產應按其取得或購建時發生的實際成本進行核算。所謂實際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項財產物資時所實際支付的現金或其他等價物。實際成本核算原則要求對企業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等項目的計量應當基于經濟業務的實際交易價格或成本,而不考慮隨后市場價格變動的影響。按照實際成本原則進行計量,。
3、固定資產原值是“固定資產原始價值”的簡稱,亦稱“固定資產原始成本”、“原始購置成本”或“歷史成本”。固定資產賬面價值是固定資產科目的賬面余額減去相關備抵項目后的凈額。賬面余額是指某科目的賬面實際余額,作為不扣除該科目備抵的項目(如累計折舊、相關資產的減值準備等)。
4、政府會計負債的計量屬性主要包括歷史成本、現值和公允價值。政府會計科目分別是財務會計類會計科目和預算會計類會計科目。財務會計類會計科目包括五種,分別是資產類科目、負債類科目、凈資產類科目、收入類科目、支出類科目。預算會計類會計科目又分為以下三種預算收入類、預算支出類、預算結余類會計科目。
5、政府會計負債的計量屬性主要包括歷史成本、現值和公允價值。政府會計科目分別是財務會計類會計科目和預算會計類會計科目。財務會計類會計科目包括五種,分別是資產類科目、負債類科目、凈資產類科目、收入類科目、支出類科目。預算會計類會計科目又分為以下三種預算收入類、預算支出類、預算結余類會計科目。
6、基本上都是以歷史成本入賬,除了固定資產盤虧后以重置成本入賬。希望回答有用滿意請采納,還有什么的話請追問
7、1)按概念形成,可分為理論成本和應用成本。 2)按應用情況,可分為財務成本和管理成本。 3)按產生依據,可分為實際成本和估計成本。 4)按發生情況,可分為原始成本和重置成本。 5)按形成時間,可分為歷史成本和未來成本。 6)按計量單位,可分為單位成本和總成本。 7)按計算根據,可分為個別成本和平均成。
8、1)按概念形成,可分為理論成本和應用成本。 2)按應用情況,可分為財務成本和管理成本。 3)按產生依據,可分為實際成本和估計成本。 4)按發生情況,可分為原始成本和重置成本。 5)按形成時間,可分為歷史成本和未來成本。 6)按計量單位,可分為單位成本和總成本。 7)按計算根據,可分為個別成本和平均成。
企銘星企服整理與本文相關的熱門搜索詞
1、歷史成本是什么會計信息質量的體現
2、價值類型歷史成本是什么
3、歷史成本是什么成本
4、歷史成本是什么科目
5、歷史成本是什么計量屬性
6、歷史成本是什么意思舉例
7、歷史成本是什么會計信息要求
8、歷史成本是什么會計信息質量的體現
9、歷史成本是什么會計要素
10、歷史成本是什么的基礎